黑龙江有较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化基础优势,资源禀赋独特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现。目前,黑龙江集聚了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12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超过200家,拥有誉衡药业、哈药集团、澳利达奈德、三联药业等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接下来,我们重点比较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绥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指标 从企业资质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底,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绥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陕西重点打造的六大新支柱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重点培育的14个重点产业之一,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门类和体系,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优势,2021年,陕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1.49亿元。 本篇文章我们将重点比较西安、咸阳、渭南、汉中、商洛5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指标 从区域产业分布看,截止到2023
贵州被誉为“黔地多灵药”。《贵州省“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重点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巩固提升中药民族药,持续做好“贵州良药”,大力发展化学药和生物药,加快壮大保健品及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到2025年,力争全省健康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其中,医药工业总产值600亿元。接下来,我们重点比较贵阳、遵义、安顺、黔东南、黔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
本篇文章我们将重点比较河北省石家庄、沧州、保定、廊坊、秦皇岛五个城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指标 从区域产业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生物医药企业石家庄为920家、沧州为280家、保定为439家、廊坊270家、秦皇岛115家。 从企业资质分布看,截止2023年2月底,生物医药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石家庄83家、沧州为11家、保定为48家、廊坊15家、秦皇岛
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重庆、四川生物医药产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稳定增长,重庆逐步形成了“1+5+N”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体系,四川逐步形成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一干多支”产业发展格局。本文对川渝地区部分城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梳理,具体如下: 综合来看,川渝地区全面开花,周边除了成都和重庆,尚有德阳、眉山、资阳、达州、泸州、绵阳、南充、内江等生物医药产业
山东省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在全省布局建设功能齐全、重点各异、各有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全域布局、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格局。本篇文章我们将重点比较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日照市、菏泽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指标 从区域产业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生物医药企业济南为1320家、青岛为1124家、烟台为532家、日照131家、菏泽788家。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天津打造“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重点之一,也是“一主两翼”产业创新格局的两“翼”之一,极具成长性和带动性。 一、产业指标 截至2023年1月底,天津市生物医药企业共计1995家。从企业资质分布看,生物医药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95家,专精特新企业为60家,瞪羚企业为41家,小巨人企业17家,独角兽1家。 图:天津市
广东省生物技术与医药研究机构众多,科研力量雄厚,医药制造业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接下来我们重点比较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中山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指标 从企业资质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生物医药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为289、386、76、99、43家,专精特新企业分别为103、158、23、38、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5、19、1
经过多年努力,青岛的生物医药产业在产业规模上有了新突破,威高医疗、蓝谷药业、瑞利生物等一批总投资超过400亿的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实施中。目前,青岛已拥有海尔生物、蔚蓝生物、海泰新光、海利尔、华仁药业、百洋医药等多家医药生物领域的上市公司,形成了良好的上市氛围,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一、产业指标 截止到2023年1月底,青岛市生物医药企业共计3637家,其中,生产类研发型企业11
淄博市生物医药产值位居山东省第一位,有比较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淄博的化学制药和医疗器械两大产业集群为例,化学制药产业拥有新华制药、瑞阳制药、齐都药业、金城医药等骨干企业;医疗器械产业拥有新华医疗、蓝帆医疗、英科医疗、安得医疗、中保康等骨干企业。随着产业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淄博聚力实施“九大赋能”,将新医药作为“四强”产业之一,形成了集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知名药企集聚的集群化发展格局。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