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丹江口经济开发区

园区概况
园区简介

丹江口经济开发区原名六里坪工业园,于2002年8月经省企业管理局、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鄂企业指字〔2002〕46号)批准成立。2004年7月,经省开发区清理整顿领导小组(鄂政函〔2004〕126号)批准后予以保留,更名为丹江口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4.8平方公里。2012年来,由于新城开发和东环路建设,开发区管辖总面积扩大至59.4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园区(水都工业园15.8平方公里、东环工业新区31.6平方公里)、六里坪工业园5平方公里、浪河工业园3平方公里和丁家营工业园4平方公里。丹江口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逐步完善,园区架构基本奠定,产业集聚逐步形成,引擎地位日渐凸显。近年来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被省统计局评为规范化统计工作先进单,被省科技厅命名为湖北省商用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16年,开发区(一区五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1.27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税收4.17亿元。其中开发区核心园区水都工业园规模以上企业27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1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市规模以上经济总量比重23.28%;税收2亿元,同比增长2%。 丹江口经济开发区核心园区(水都工业园和东环工业新区)的空间结构为一轴两区七片。一轴:沿水都大道经丹江大桥、金家湾最终连接丹江二桥的东环路的产业发展轴。两区:以汉江为界,右岸是水都工业园、左岸是东环工业园。七片:水都工业园包括安乐河产业片区、白果树沟产业片区、许家畈产业片区、潘家岩产业片区;东环工业园包括金家湾产业片区、茅腊坪产业片区及计家沟产业片区。水都工业园区面积15.8平方公里,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已经逐步配套。水都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水资源和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六大产业。水都工业园已投产项目有农夫山泉、丹传公司、润京水业、共同生物等38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家,总投资达40亿元,全面建成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水都工业园以农产品加工业(水资源利用项目)、汽车零部件业、电子产业、生物医药业、现代生产服务业为主。开发区已投产项目总投资达40亿元,全面建成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工业总产值85亿元;东环工业新区(包括山体绿地、河流)用地范围包括三官殿办事处所辖安乐河、许家畈、潘家岩,新港经济开发管理处所辖陈家港、金家湾、双泉山,均州路办事处所辖金岗山,丹赵路办事处所辖三里桥、余家营、茅腊坪、计家沟。其中建设用地面积近16平方公里。按照生态、低碳、环保建设特色新区的要求,规划建设水资源产业园、果蔬食品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汽车装配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仓储物流园等功能区域。东环工业新区已经完成5000亩土地收储及整理工作,修建园区道路20公里,铺设供水主管网30公里,铺设天然气管网30公里,开工建设新区110千伏变电站,完成总投资6.65亿元。使东环工业新区已开发整理的土地基本达到五通一平,为入园企业和居民提供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东环工业新区是丹江口市抢抓南水北调机遇、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北京海淀区对口协作、一批招商项目亟待落户、以及城区现有企业退城入园而规划布局的一个生态工业新区。东环工业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一二三四五六,即一条汉江两条主线,三个原则四大理念,五个规划做铺垫,形成六大产业链。围绕一条汉江,开发左右两岸,通过一桥贯穿;两条主干线,以水都大道为主线的水都工业园,以东环路为主线的东环工业新区有序推进;坚持三个原则,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彰显四大理念,生态、低碳、环保、高效;五个规划先行,打基础,做铺垫。分别是:开发区总规、控详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规划环评;六大产业,形成六大产业链:以丹江传动轴、神力锻造为代表的汽车装备制造产业,以农夫山泉、武当酒业、香莲醋业为代表的水资源加工产业,以雨润集团、博奥水产、丹江红食品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丹澳、开泰和共同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丹瑞科技、晶翔电子为代表的机械电子产业,以未来物流、兆辉物流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产业。 六里坪工业园。依托东风汽车品牌,做大做强整车、冲压、铸锻、机加、汽车内饰件和汽车电子电器六大支柱项目,汽车零部件产业已被确定为湖北省最具成长型产业集群。2016年入园工业企业达到260家,规模以上企业69家,完成规模以上产值104亿元,实现百亿工业园区目标。工业园南接武白一级公路,北连即将规划动工修建的武当山机场路,东至汉十高速公路,西接神鹰工业园,距火车客运站和货运编组站不到一公里,十房高速和汉十高速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园总规划山地整理面积5.5万亩,计划总投资60亿元。一期完成平整工业用地4300亩,总投资3.55亿元;二期规划在铁环沟片区开发3500亩工业用地,在杨家川村、堰坪村、双龙堰村等区域开发3万~5万亩工业用地。园区与十堰高新技术开发区神鹰工业园连接,发展整车、冲压、铸锻、机加、汽车内饰件、汽车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空港经济等支柱产业。 浪河工业园。已形成一园四区的独特结构,即以方圆汽配、东美精铸为代表总后3602汽配、有色金属铸造园区;以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公司为代表的总后3611黑色铸造园区;以天玖工贸、凌柒实业为代表的总后3607铸造与产品精加工园区以及以圣犬电池、众宇工贸为代表的绿色环保新型轻工业园区。浪河工业园已构筑起以精密铸造、有色冶炼为主的机械加工业,以制锅、包装印刷为主的轻工业等三足鼎立的工业产业聚集区,涌现出圣犬电池、3611、众宇工贸、方圆汽配、宁国铸造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全镇现有工业企业49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7家,规模以上企业11家。 丁家营工业园。园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园区建设主要包括改造老园、建设新园两个部分。老园区(3800亩)即丹江口际华仕伊服装工业园,泛指原三五四一厂区、二三一一厂区及其它总后厂区,现有丹江口际华三五四一、湖北中迪、十堰军优、丹江华翔、铸尔丰、天虹铸造等32家服装加工和汽配铸造类企业,其核心是服装加工,年产值达3亿多元。新的园区规划治理后总面积6550亩,分四期实施,一期工程借助于移民回填造地在饶祖铺、丁营、花园、铜架山村建设园区3030亩;二期工程在铜架山挖山治地场平1220亩;三期工程在二道河挖山回填造地800亩;四期工程借助于山地治理在饶祖铺建设园区1500亩。

提交成功

您已成功提交,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尽快联系您

我知道了(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