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全区总面积184平方公里,总人口13.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5.3万)。在精选项目上,开发区着眼于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同时,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变马尾制造为马尾创造。开发区每年拿出5000万元,扶持和奖励自主创新企业。开发区现已创建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火炬高新技术创业园为依托,集研发、孵化、生产制造为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引进和培育了92家高科技企业,累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660项,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41.7%,开发区因此被评为华东地区最具生产力新技术产业区优秀园区。在招商选资的总体规划上,开发区根据区内企业的上下游配套及关联项目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将主导产业由传统的七大产业簇群,转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运输、服务外包、研发中心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值大的产业簇群。并通过提供研发经费和电费补贴等方式,培育产业群中的龙头企业。日立数字映像(中国)有限公司,是开发区培育的新的电子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优质服务是招商选资的动力支撑和前提保障。开发区在招商选资的同时,通过企业110,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出重金奖励重点纳税企业,工业企业和出口企业。对获得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认证和省名牌产品的企业也实行重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并促使企业产生扩张的强烈欲望。中铝瑞闽、NEG玻壳和上润精密仪器等一大批企业纷纷增资裂变,增资额少则数千万美元,多则达3亿美元,有力地带动了开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福州经济开发区是全国唯一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高科技园区和地方行政区于一体的特殊开发区域。特色在于闽台经济技术合作,优势在于利用台商投资共同开发,潜力在于发展和扩大两岸经贸关系和交流。福州开发区的马尾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军商要港,早在公元25年就成为运航各地商船的停泊点。港口距离香港420海里,离上海472海里,到台湾基隆149海里,离厦门200海里。马尾港区拥有万吨级泊位码头10个,5000吨级泊位码头2个,7500吨级客运码头1个,现已开通国内外60个港口航线,也是作为与台湾实现三通的重要港口之一。1999年马尾港区货物吞吐量达672万吨,相当于1985年的2.8倍。海峡两岸试点直航以来,货物进出量达47838标箱。总投资5.82亿元、10.08公里长的福州江滨大道马尾段已睛建国50周年前夕正式通车,青洲大桥将在2000年底建成通车,隔江相望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是目前国内设备先进的大型机场。福州开发区电讯管网、区间道路、工业厂房、宾馆、商场、学校、医院一应俱全,具备了包括工业气体在内的符合跨国公司投资特定要求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福州开发区还致力于优化投资软环境。在项目投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在全市率先实行了项目登记制、一个窗口收费制,探索并实行了预警服务制、办事限时制、红灯呈报制,并设立了外商投诉受理中心。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地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台湾人口中祖籍福建的占80%以上,随着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到祖国怀抱,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成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祖国大陆以经济促政治的战略已成为侮峡两岸经济与科技界的共识。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马尾港是福州港的主体港,1996年8月,国家交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颁布《台湾海峡两岸间航运管理办法》、《关于海峡两岸间货物运输代理管理办法》,将福州港列为台湾海峡两岸间货物定点直航的两个试点口岸之一,自1997年初已开通马尾港至高雄港的定期航班。随着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日益临近,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别其它国家级开发区的对台的特殊区位优势,正日益受到台商及海内外华人企业家的关注。可以说,福州开发区的特色在于闽台经济技术合作,优势在于利用台商投资共同开发,潜力在于发展和扩大两岸经贸关系和交流。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依托的母城福州,对外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5年被列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1990年成为全国35个国内生产总值超百亿元城市之一;1991年进入首批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的城市行列;1993年进入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40个城市之一;1999年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36亿元、财政收入68.4亿元,其经济增长速度位于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福州市的经济发展同样有力地促进了福州开发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