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连云港已建成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麻醉手术用药、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等六大生产研发基地,形成化学药品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生物药、卫生材料和医药用品、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中药饮片加工等八大产品群,培育了恒瑞医药、正大天晴、豪森药业、康缘药业等一批行业领跑者,吸引了深圳奥萨、和晨药业、新智浩医疗、端峰生物、神曲医药、诺泰制剂等一批生产制造型企业入驻。
01
产业指标
从区域产业分布看,截至2023年10月底,连云港拥有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相关企业133家(企业统计指标范围主要为生产研发型企业,下同)。从企业资质分布看,截至2023年10月底,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连云港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有37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瞪羚企业有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
从研发能力看,截至2023年10月底,连云港市拥有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专利数量1811个,新药上市数量32个,国产医疗器械上市数量128个(以注册证计),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198个(以受理号计)。
从药品申请临床看,2016年至2023年,连云港市的药品申请临床数量总数为311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连云港排7名。
从药品批准临床看,2016年至2023年,连云港市的药品批准临床总数为483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连云港排6名。
从药品临床试验看,2016年至2023年,连云港市的药品临床试验总数为719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连云港排6名。
从药品申请上市看,2016年至2023年,连云港市的药品申请上市总数为219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连云港排13名。
从药品批准上市看,2016年至2023年,连云港市的药品批准上市总数为180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连云港排8名。
从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情况看,连云港市的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总数为198个(以受理号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连云港排7名。
从医疗器械上市情况看,连云港市的医疗器械上市总数为128个。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连云港排93名。
从产品类型分布看,截至2023年10月底,连云港市包含生产化药的企业有25家,中药企业有9家,生物制品企业有7家,原料药企业有19家,医疗器械企业有91家,药包材企业有7家,药用辅料企业有10家,保健品企业有8家。
从投融资情况看,连云港的累计投融资金额为24.70亿。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连云港排42名。
从医院销售市场金额看,连云港市的医院销售市场金额为2835.16亿,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连云港市排4名;集采中标金额为24.69亿,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连云港市排2名。
02
产业布局
2018年,连云港提出了建设“中华药港”的设想,并确立了“港城特色、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标定位。为充分发挥恒瑞、康缘、豪森、正大天晴四大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效应,进一步做大做强新医药产业,“中华药港”重点构建“4X”产业体系总体定位。其中,“4”,即发展壮大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原料药四大核心产业,尽快培育成为千亿级板块。“X”,即积极培育医疗器械、药用辅料、药用包装材料、制药装备、特医食品、医药服务等板块,实现巩固优势、补链强链,加快形成特色产业发展体系架构,打造国际化医药产业集群。
“中华药港”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按照“一区两园”的总体布局来规划建设。“一区”即核心区,位于连云港自贸试验区、连云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三区政策叠加”的最佳区域,项目分三期推进,计划总投资90亿元,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分东西两个片区,其中,东片区位于自贸试验区内,建设医药企业总部、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自贸区行政服务中心、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和医药CMO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西片区布局办公展示、科创研发、教育培训、智能制造四大功能板块,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两园”即东园和西园,其中,西园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含核心区),重点布局生物药、化学药、原料药、医疗器械、特医食品、药用辅料和制药装备产业,东园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化学药(制剂)、现代中药、医用包装材料产业。
作者 | 孙杨
责任编辑 | 药小谷
声明:本文为药智产业观察通过公开资料及药智数据企业版数据整理,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