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 地域研究 > 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梳理

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梳理-药智产业大脑

来源:药智网 发布时间:2023-09-07

01

产业指标


从区域产业分布看,截至2023年8月底,合肥拥有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相关企业572家(企业统计指标范围主要为生产研发型企业,下同)。


表1 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分布情况

undefined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企业资质分布看,截至2023年8月底,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合肥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有91家,专精特新企业29家,瞪羚企业有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2家。


undefined

图1 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资质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研发能力看,截至2023年8月底,合肥市拥有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专利数量3861个,新药上市数量2个(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国产医疗器械上市数量931个(以注册证计),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93(以受理号计)。


undefined

图2 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申请临床看,2016年至2023年,合肥市的药品申请临床数量总数为52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合肥排21名。


undefined

图3 合肥市药品申请临床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批准临床看,2016年至2023年,合肥市的药品批准临床总数为132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合肥排16名。


undefined

图4 合肥市药品批准临床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临床试验看,2016年至2023年,合肥市的药品临床试验总数为223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合肥排17名。


undefined

图5 合肥市药品临床试验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申请上市看,2016年至2023年,合肥市的药品申请上市总数为184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合肥排14名。


undefined

图6 合肥市药品申请上市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批准上市看,2016年至2023年,合肥市的药品批准上市总数为82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合肥排17名。


undefined

图7 合肥市药品批准上市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情况看,合肥市的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总数为93个(以受理号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合肥排23名。


undefined

图8 合肥市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情况看,2016年至2022年,合肥市的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总数为28个(以受理号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合肥市排40名。


undefined

图9 合肥市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医疗器械上市情况看,2016年至2022年,合肥市的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总数为931个(以注册证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合肥市排27名。


undefined

图10 合肥市医疗器械上市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产品类型分布看,截至2023年7月底,合肥市包含生产化药的企业有59家,中药企业有35家,生物制品企业有16家,原料药企业有23家,医疗器械企业有475家,药包材企业有2家,药用辅料企业有7家,保健品企业有13家。


undefined

图11 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投融资/并购情况看,2016年至2023年,合肥市的生物医药产业累计投融资金额为90.82亿。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合肥市排19名。


undefined

图12 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并购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医院销售市场金额看,2016年至2022年,合肥市的医院销售市场金额为341.69亿。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合肥市排38名。


undefined

图13 合肥市医院销售市场金额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02

产业布局


根据《合肥市“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合肥将构建以合肥高新区为核心,合肥经开区、肥西经开区为两极,肥东县、长丰县、包河区、庐江县、安巢经开区、瑶海区等县区联动的“一核两极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特色医疗器械、化学高端制剂、智慧医疗及医药衍生产业、中医中药、现代医药流通等六大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力争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高新区


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区生命健康企业产销规模超550亿元。初步形成从原材料药供应-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外包服务-商业流通-精准医疗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基地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以建成区、核心区和拓展区三大产业集聚区为主导的产业空间格局,集聚了安科生物、兆科药业、立方制药等龙头企业。


核心区规划面积5.08平方公里建设健康医疗产业园,按照“一轴四翼”发展模式,重点打造生命健康创新轴,以及医药制造组团、高端医疗器械及装备组团、精准医疗产业组团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组团。


目前园区已正式启动,重点围绕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医用强磁场等重点领域,已集中落地生命健康产业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约175亿元;拓展区规划约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药创制和产业化、智能诊疗生态系统等产业。


(2)经开区


经开区正在加速引进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创新型医疗器械等项目,目前已集聚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200家,拥有天麦生物、尼普洛、大桐制药、中国医药、安徽省医药等一批知名企业,形成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两大版块。医药健康产业园已集聚国药控股、天星医药、瑞康医药和海王医药等区域运营总部,成为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医药交易园区。


依托中国科大安徽省医药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科研力量,经开区正努力打造全球首个口服胰岛素胶囊基地,全国重要的精准医疗和智慧医疗产业基地,全球首条“口服胰岛素胶囊生产线”;天智航骨科机器人耗材生产基地投产使用;博雅迈特口腔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即将投入使用;有方医疗有望实现医学影像关键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将成为国内骨科机器人自主创新领域的重要生产和推广基地。


(3)肥西经开区


近年来,肥西经开区立足自身优势,围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示范园区”建设,集聚了一批龙头生物医药类企业,已形成以生物医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和医药物流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


亿帆医药、恩瑞特、华润神鹿等药品生产龙头企业、11家药品流通企业、近200家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相关的企业皆布局于此,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正阔步迈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 | 孙杨

责任编辑 | 药小谷

声明:本文为药智产业观察通过公开资料及药智数据企业版数据整理,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