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 地域研究 > 阜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阜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来源:和达产业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3-08-30

以现代医药产业为重点的生命健康产业是阜阳着力打造的十大特色产业之一,全市现代医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优势凸显,特别是以太和经开区为主要区域的阜阳现代医药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被列入安徽省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之一,集群集聚发展势头强劲。


01

产业实力


2022年,阜阳市现代医药产业总产值超250亿元;拥有现代医药类企业近600家,其中规上企业99家。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在产业细分领域集中发力,以原料药、化学制药、现代中药、保健品为主体,以药用辅料包材、制药设备、卫生理疗、医药物流、金融服务为配套的阜阳现代医药产业体系愈发完善。


从细分领域来看,桦冠制药、贝克制药、德信佳生物、悦康药业等企业持续深耕化学原料药,在领域内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四环科宝、安徽硕佰、永生堂药业、锦辉制药、华源仁济、联谊药业等企业大力发展化学制剂,其中安徽硕佰和北京硕佰共同申报的一款呼吸系统类原创新药已获得CDE受理;以及锦海医药、金马药业等企业重点突破高性能医疗器械。


从企业资质来看,截至2023年3月底,阜阳市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41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小巨人企业1家


undefined

数据来源:药智产业观察


02

空间布局


阜阳市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紧紧围绕“一核两翼多点”产业布局,通过“五提联动”,推进现代医药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太和县作为阜阳市现代医药产业经济发展主阵地以及全省最重要的医药产业基地,着力发展现代医药龙头产业,以太和经开区为主,依托太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特色原料药产业基地和中印国际医药产业合作试验区等创新载体和医药产业基础,聚焦“高端医药原料+制剂”方向,形成了现代医药、医疗健康服务、药用辅料、医疗器械为一体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



从土地要素来看,2022年,阜阳现代医药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获准征收土地面积合计3111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从产业集聚来看,已形成阜阳太和经开区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特色原料药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建有中印国际医药产业合作试验区、太和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太和生物医药谷留学人员创业园(太和生物医药谷)等产业园区,持续招引优质医药项目及人才加速集聚。


表:阜阳市生物医药产业空间集聚区情况

undefined


03

产业生态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阜阳太和政府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签订共建现代医药产业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制药企业已建设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医药研发平台发展到42家。德信佳生物、高安生物、新天生物、安徽德众发展等企业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大、华东理工大学、华大基因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建立广泛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科研平台间合作,协同科技攻关,助力人才团队的科研攻关工作。此外,太和县主导建立了科研孵化平台,并投资10亿元建设了占地10万平米的医药共享制造平台,为入驻药企技术转化提供轻资产的运营机会,吸引了一批优质医药企业到太和集聚。


在资本市场方面,2022年以来,我市现代医药产业签约、开工、投产项目共95个,总投资355.36亿元。此外,阜阳市政府、太和县政府、保兴产业园联合以“太和药商”为主体的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专项产业引导基金,目前首期2亿元已募集完成,投资项目2个。


在政策支持方面,市级层面先后发布《支持现代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阜阳现代医药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新三年(2023——2025年)规划》《阜阳市“十四五”现代医药产业规划》等产业专项政策和规划,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发展机遇,推进阜阳市现代医药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来源 | 和达产业研究院(药智产业观察获取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 | 药小谷

声明:本文为药智产业观察通过公开资料及药智数据企业版数据整理,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