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环节,是目前生物医药领域市场增长速率最快、产业前景最好、门槛要求较低的领域。
本文将重点分析天津静海区及周边的西青区、津南区、武清区、滨海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情况,着重就企业情况、产业情况、研发情况做对比。
01
天津静海区及周边
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对标分析
从企业资质分布来看,2016年至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产品管线包含医疗器械的企业中,西青区、津南区、武清区、滨海新区、静海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有16、6、11、54、1家,专精特新企业分别有6、3、5、14、1家,瞪羚企业分别有2、1、4、1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有0、0、1、3、1家。
图1 天津市医疗器械产业资质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区域产业分布看,2016年至2023年,西青区、津南区、武清区、滨海新区、静海区生物医药企业分别为100、81、112、260、27(企业统计指标范围主要为生产研发型企业,下同)。
从企业规模看,2016年至2023年,西青区、津南区、武清区、滨海新区、静海区的生物医药产业企业,注册资金在5000万以上的分别有9、2、5、17、0家,1000-5000万的分别有17、13、17、49、2家,500-1000万的分别有9、13、18、30、5家,200-500万的分别有17、14、20、43、2家,100-200万的分别有8、5、11、27、2家,100万以内的分别有23、17、21、52、8家。
图2 天津市医疗器械企业规模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医疗器械上市情况看,2016年至2022年,西青区、津南区、武清区、滨海新区、静海区的医疗器械上市总数分别为180个、183个、205个、708个、27个(以注册证计)。对年度数据求和,在全国所有区县中,西青区排 107 名,津南区排 106 名,武清区排 95 名,滨海新区排 23 名,静海区排 408 名。
图3 天津市医疗器械上市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医疗器械专利发明授权数量看,2016年至2023年,西青区、津南区、武清区、滨海新区、静海区的医疗器械中,专利发明授权总数分别为120个、108个、90个、291个、5个。对年度数据求和,在全国所有区县中,西青区排 106 名,津南区排 120 名,武清区排 149 名,滨海新区排 51 名,静海区排 821 名。
图4 天津市医疗器械发明授权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02
天津静海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静海区充分发挥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子牙经开区高新园的资源位置优势,拥有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和国家地方共建现代中药创新中心;集聚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中心、协和天津校区、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协和天津体育学院4所与医疗器械产业密切相关的高等院校及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同时,积极打造一批平台载体项目,国家地方共建现代中药创新中心、天津中关村生命健康谷项目、中医药大学科技园项目、协和留创园项目、大邱庄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
体育方面,建设有国际网球中心等23个专业场馆,相继承办东亚运动会、第十三届全运会、WTA 网球公开赛等多项重要赛事,其中,天津体育学院拥有“运动康复”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且有“运动康复”专业的博士点,拥有运动损伤与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设施,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运动营养与健康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四方签约,共建崇礼研究生院。
康养方面,康宁津园是全国首个大型养老综合项目“医养结合”新模式。团泊湖被誉为华北平原绿宝石、天津之肺,纳入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名录,是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林、河、湖、泉”特色构成静海生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