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篇介绍了山东生物医药产业出于第一梯队的区域情况,本篇将介绍第二梯队各区域情况,下篇将介绍第三梯队区域。
第二梯队
一、淄博
淄博市拥有新华制药、新华医疗、瑞阳制药、英科医疗、蓝帆医疗、金城医药、齐都药业等骨干企业,建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0余个,拥有药品批准文号1300余个、医疗器械注册证1900余个,规划建设了高新区生物医药创新港等6个产业园区。新医药集群被列入山东主导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雁阵形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
1、高新区
经过多年发展,淄博高新区聚集了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形成了从科技研发创新到项目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条,产业体系涵盖医药制药、医疗装备、制药装备、手术器械、生物材料、功能食品、医药包材与CRO服务等领域,聚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1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打造出制药与医疗器械两大特色产业集群。
高新区集聚了包括新华制药、新华医疗、圣海保健品等多家新医药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了贝朗医疗、世博金都、荣昌制药(淄博)、亚大制药、立博美华、丽德医药、赛维医药、索达医药等一批中小企业、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围绕中国(淄博)国际医药CRO/CMO/CDMO基地,高新区重点建设生物医药孵化器、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山大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CRO技术服务平台、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平台,重点布局新药研发孵化培育、初创药企成长加速、区内药企研发服务、龙头药企研发生产等,形成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研发智库,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依托先期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创新研发优势,以及山东新华制药CDMO代工优势,重点承接生物医药创新中心转化落地和外部引进的化学药物制剂、中药制剂、高端制剂等产业化项目。同时引进罗氏、必贝特等国际高端药企、研发团队,吸引更多开展CRO/CMO/CDMO的企业、科研机构落地,打造国际高端医药基地。
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建设了集研发、孵化、加速、小型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孵化器生物医药创新港,吸引抗肿瘤类药物、基因工程、生物材料类企业和研发机构50余家入驻;依托新华制药,按全球先进GMP标准,建设了国内最大的现代国际医药合作中心;依托圣海保健品,高新区引进华润三九,成立圣海奥斯健康产业园,已有修正药业等20多家企业达成入园意向;依托新华医疗,医疗健康产业园成功吸引了新马药机、新华联合等知名企业,并专门成立淄博航远医疗器械孵化器有限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吸引更多的高端医疗器械项目。
图1: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图片来源:淄博日报)
2、高青县
高青县拥有化工产业园和黄河三角洲药谷两大产业功能载体,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构建起了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协同配套发展空间。化工产业园为山东省第三批认定省级化工园区,拥有良好的化工产业发展基础,具有承接化学原料药项目的资质,将为药谷化学制剂发展提供良好的上游配套。
黄河三角洲药谷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聚力发展化药制剂、原料药、生物医药、中成药、药用辅料、医疗器械及包装材料等产业集群,是淄博市生物医药产业“两谷一园”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园区、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项目。药谷一期已建成12栋标准化厂房,星菲化学、谷淦生物、肽和生物等6家企业已经入驻。二期总投资15亿元,占地300亩,建设标准化厂房35栋,建成后可入驻企业80家,重点招引二三类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创新要素集聚力、特色产业吸引力、基础功能承载力,打造汇聚高端资源要素的“强磁场”,成为省内集研发、生产、产业服务、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医疗产业综合新高地。
3、沂源县
依托沂源经开区产业集聚作用,形成了以化学药、医药包材为引领,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等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
化学药龙头企业引领。形成以瑞阳制药为引领,鑫泉医药、和美华等企业为配套的产业格局,以及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到仿制药的全产业链条,在抗生素类、心脑血管类领域拥有多个成熟产品,市场份额全国领先。
医药包材行业影响力逐年提升。山东药玻作为我国药用包装行业首家上市企业,产业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当前产值超过20亿元,并不断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医药玻璃专业制造商、闻名世界的药用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
生物制药高端项目加速落地。沂源县瞄准生物制剂、血液制品两大细分领域,借鉴先进园区发展经验,项目培育与企业引进同步推进,壮大生物制药产业集群。支持瑞阳制药“生物医药园”建设,项目建成后,PD-1单抗体粉针剂年产量将达到180万支、PD-L1单抗体粉针剂年产量将达到60万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通过外引内培,先后引进科医特、山东耀华等医疗器械企业,产品涵盖血液透析仪、宫颈癌检测仪等医用医疗设备。
4、博山区
依托博山区健康医药产业园,充分发挥制造领域传统基础优势和服务领域产业亮点,构建以新型化学制剂为重点的特色制剂产业集群、以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和康复器械为核心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和以医养健康、医药流通为特色的服务业发展集群,打造“齐鲁药谷”品牌,形成集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医养健康等产业交叉互融的健康医药产业园区。
健康医药产业园现有企业12家,主要涉及化学医药、医疗器械、药包材、健身器械等行业。依托康贝医疗、银蕨科技、大骋医疗、金箭医疗等企业建设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吸引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提供检验、临床、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打造集研发、生产、三方服务于一体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依托九州通博山制药、万杰制药等龙头企业建设医药生产聚集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制剂和高端仿制药,打造规模百亿元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5、临淄区、淄川区
临淄区依托齐都药业、蓝帆医疗两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以高端制药、健康防护、高端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等,重点培育永聚科技等一批创新型医药企业,加快蓝帆医药高端医疗器械项目策划、落地。
淄川区培育发展金城医药、金城生物、鲁维制药、山川医用器材、山川药业、华洋制药等一批医药企业,重点推进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维生素C生物医药产业链延伸。
二、威海
威海以威高集团为龙头,迪沙集团、吉威医疗、达因制药等企业为骨干,以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高端原料药产业园等园区为重点,42家规上企业“星罗棋布”,正在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涌现、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推动整个产业提质增效。
1、高新区
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占地18平方公里,集聚了威高集团、吉威医疗、大正医疗等100多家高科技企业,是国内目前产值最大、监管体系最规范、产品线覆盖面最大的医疗器械专业园区,是全国行业唯一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不断完善,实现了从“筑巢引凤栖”到“花开蝶自来”的转变。陆续引进了柏新医疗、华迈医疗、润霖材料、天辰生物、纽普生物等一批47家医疗医药“专项”企业在此驻足,涵盖医用高分子材料、诊断试剂等8大系列高端医疗器械,中景医疗、康州中科院诊断产品等新项目也正在建设中。产业园还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为企业建设起威海医疗器械检测公共平台、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威海分中心和威海市药品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产业化打通整条道路。
图2: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图片来源:威海高新区官网)
2、文登区
文登区正在建设高端原料药产业园,致力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依托威海迪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威海迪素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以中药研发、中成药制造、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为主体的现代化医药工程产业。
三、日照
近年来,日照市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打造,先后建设了经开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岚山区海洋食品药品产业园、莒县医疗器械产业园、莒县库山乡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园区平台,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日照。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日照市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主阵地,目前已有生物医药企业20多家,形成了以星联药业、正济药业、巴洛特药业、科巢生物等为代表的化药产业链,以洁晶集团、元泰生物、盈和生物等为代表的海洋生物产业链,以康德莱医械、天光生物等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业链。
1、产业链
数据来源:日照开发区发布
2、产业载体
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2016年开始规划建设,2019年1月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起步区——日照生物化工园区,规划面积4.17平方公里,经山东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专业化工园区。目前,日照生物化工园区已规划建设了四纵四横的园区道路,并建有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中心和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医药专业废水处理厂,同步配套建设了总长度约8千米的“一企一管”管网。建有供热能力辐射半径5公里、供汽能力150吨每小时的众力热电,为入园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为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划建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生物医药加速中心、高端医疗器械智造中心、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四大中心相互呼应,重点满足高端医疗器械及大分子药物、健康服务等产业的研发、孵化、生产、CDMO等需求。
数据来源:药智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400-678-0778或(+86)199-2233-1070,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