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 地域研究 > 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及各城市对比分析

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及各城市对比分析-药智产业大脑

来源:药智网 发布时间:2023-02-15

近年来,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稳定增长,逐步形成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一干多支”产业发展格局,接下来,我们重点比较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达州市、资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指标


从企业资质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达州市、资阳市生物医药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为161、13、10、2、2家,专精特新企业分别为47、8、6、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0、1、1、0、0家。


undefined

图 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资质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区域产业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达州市、资阳市生物医药企业分别为1596、114、83、20、70家,其中,生产类企业分别为829、79、60、19、49家。


从研发能力看,截止到2023年2月,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达州市、资阳市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数量分别为6427、102、307、18、33个,新药上市数量分别为8个及0个,国产医疗器械上市数量分别为1114、31、28、9、82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分别为466、18、5、0、0个。


undefined

图 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主营业务收入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达州市、资阳市生物医药产业中,化药企业分别为119、8、5、1、3家,中药企业分别为47、13、5、4、5家,中药饮片分别为67、11、16、3、4家,医疗器械分别为445、19、29、8、33家。


undefined

图 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二、产业趋势


四川拥有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医学院输血研究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重点科研机构200余家;拥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华西口腔医院、省中医院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医疗中心,优质医疗资源居西部第一;拥有全国生命科学领域唯一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1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国家成都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华西海圻)等3个非临床实验机构(GLP)和26个临床实验机构(GCP);拥有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等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化研究平台;拥有中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联盟、精准医学产业联盟等一批政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联盟。


四川省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制定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以及《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明确生物医药发展主攻方向,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四川也制定了高端医疗设备重点产业发展路线图,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的指导意见》,探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加快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强化医疗卫生机构药械合理使用行为控制,引导并扩大“中国(四川)制造”药械产品的应用市场。2022年6月,四川省药监局再次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从五个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一是持续强化创新引导。鼓励药品研发创新、促进中药守正创新、完善医疗器械创新体系。二是扎实做好服务支撑。落实做细精准服务、着力打造创新生态、有效畅通沟通渠道。三是不断优化审评审批。提升审评审批效能、简化审评审批流程、调整优化检查事项。四是进一步压缩办事时限。压缩应急审评审批时限、压缩创新产品审评审批时限、压缩优先审评审批时限。五是支持发展流通新业态。支持整合药品仓储资源、鼓励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引导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药品网络和数字化经营。


四川生物医药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正在不断加深,三医+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并呈现出区域集聚态势。四川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区域集聚态势,培育了一批优质企业和优势大品种。四川省规划布局了成都医学城、天府国际生物城、天府中药城、天府生命科技园、中国牙谷科创园区、眉山西部药谷、泸州医药园、西昌智慧康养城、达州通川经开区等30个特色医药产业园区,集聚了科伦、倍特、康弘、好医生等4家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培育了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地奥心血康胶囊、银杏内酯注射液、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乙脑减毒活疫苗、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低温等离子体手术系统、血浆采集与处理系统、血液透析系统(人工肾)等一批拳头产品。


生态、人才、资本要素为四川生物医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人才资源方面,四川省拥有多所培养医药类、化工类人才的高等院校,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端人才集聚,研发实力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建立了人才共育共享共用机制,以及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搭建科技成果承接转化的快速通道。自然生态方面,四川省地域广阔,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农业与中医药历史悠久,既拥有丰富的道地名贵中药材资源,中药资源品种数和道地药材数均居全国第一,又拥有富饶的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的生物及中医药资源,为发展生物医药提供了先天条件。资本方面,四川省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四川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为生物医药发展提供了资金助力。



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产业观察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400-678-0778或(+86)199-2233-1070,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